《江城悅讀會》 | 郁達夫:故都的秋
2019-08-26 21:30:00來源:無限涪陵編輯:無限涪陵數(shù)據(jù)遷移責任編輯:
嗅書香品經(jīng)典。這里是涪陵廣播電視臺江城悅讀會,,每周一晚21:30與你準時相約,。
今天是《江城悅讀會》第71期節(jié)目。
故都的秋成品(1)
主播(哲元):
每到秋天總是能想起郁達夫的文章《故都的秋》,,記得中學課本里學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在北方,,如今,再讀這篇文章,,我已經(jīng)身處南方渡過了十幾個不同于家鄉(xiāng)的秋天了,,因此對文中北國秋景和南方秋色的對比感受頗深。這篇文章讓我回憶起家鄉(xiāng)的秋,,再次感受到作者細膩的情感和雋永的意味,。今天,就和您一起分享郁達夫的這篇經(jīng)典文章——《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作者:郁達夫 朗讀:李哲元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
《故都的秋》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創(chuàng)作于1934年的一篇散文作品,,當時的郁達夫已經(jīng)離開北平遷居杭州多年,。重新造訪,又是在北方秋季,,一股清凈悲涼的感情油然而生,。北方的秋也是郁達夫內(nèi)心世界的秋。作者正是懷著感傷的態(tài)度,,寫下了這篇意味雋永,、文辭優(yōu)美的作品。出生于江浙地區(qū)的郁達夫,,在文章中將北方和南方的秋天進行了對比,,表達了對于層次豐富的北國秋天的贊頌,同時抒發(fā)了當時的自己一種悲觀與樂觀不斷斗爭的心理狀態(tài),。讓文章在藝術上達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境界,。
本期主播簡介:
李哲元,
無限涪陵主播
主播語錄:
真正的讀書源自內(nèi)心的熱愛
《江城悅讀會》好書推薦
《故都的秋》,,收錄了郁達夫創(chuàng)作的游記,、散文與小說數(shù)篇。
郁達夫以優(yōu)美流暢的筆觸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個性和人生際遇,。
本期文章作者: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革命烈士,。其文學代表作有《懷魯迅》、《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投稿郵箱:flsjldzds@163.com
編輯/田蓉 責編/代川 監(jiān)制/杜焱彥 總監(jiān)制/涂猛進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