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疾控最新提醒!注意預防,!
2024-11-01 10:23:53來源:華龍網編輯:唐霞責任編輯:
10月31日,,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fā)布提示,,十一月正值秋冬交替,天氣日漸寒冷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來臨,。因此,,全體市民應注意防范登革熱、流行性感冒,、水痘以及諾如病毒感染的發(fā)生,。
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為媒介進行叮咬傳播,,潛伏期通常為5-8天,,早期癥狀以高熱為主,短時間內可達39-40℃,,同時伴有頭疼,、肌肉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發(fā)病后2-5天在頸部,、四肢及面部出現皮疹,,半數病例有出血表現,嚴重者可誘發(fā)器官大出血并引發(fā)休克等癥狀,。
防護措施
1,、定期清理伊蚊孳生地,清除水坑,、石穴,、竹筒和缸罐等各類積水容器。
2,、在家中關好紗門,、紗窗,臥室安裝蚊帳,,房間可以使用電熱蚊香,、滅蚊氣霧劑等以預防蚊蟲叮咬。
3,、盡量避免前往登革熱高發(fā)地區(qū),,如必須前往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4,、如近期前往東南亞,、我國廣東等登革熱高發(fā)地區(qū),在回渝半月內出現發(fā)熱,、皮疹,、出血等癥狀時應及時前往傳染病定點醫(yī)院就診,并向醫(yī)生說明旅行史,。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主要通過感染者打噴嚏和咳嗽等產生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感染后主要癥狀為發(fā)熱、頭痛,、肌肉和全身不適,,體溫可達39-40℃,可伴有畏寒,、寒戰(zhàn)、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癥狀,。秋冬季氣溫降低、病毒活躍,,是流行性感冒發(fā)病高峰季節(jié),。
防控措施
1、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年齡≥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其中養(yǎng)老機構人員、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等是接種的重點人群。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開窗通風,加強營養(yǎng),,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
3,、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減少病毒傳播。
4,、出現流感樣癥狀時,,應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及時就醫(yī),。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以皮膚黏膜皮疹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通常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前驅期癥狀為發(fā)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癥狀,出疹期癥狀為紅色斑丘疹或斑疹,,主要分布于胸,、腹、背,,呈向心性分布,,越接近四肢末端皮疹越少。水痘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易感者接觸患者發(fā)病風險較高。潛伏期一般為9-21天,,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水痘流行季節(jié),。
防控措施
1、接種疫苗是應對水痘的重要方式,,建議易感人群積極接種水痘疫苗,。
2、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加強營養(yǎng)和室外運動,,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御疾病的能力。
3,、幼托機構和中小學等集體單位嚴格執(zhí)行晨午檢制度,,追蹤因病缺課學生。做好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對公共用品定期清洗消毒,。
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具有潛伏期短,、傳播途徑多樣,、感染劑量低的特點,很容易在人群間造成傳播,。其潛伏期通常為24-48小時,,最短12小時。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嘔吐,、反胃、惡心等,有時也出現發(fā)熱,、頭痛和全身酸痛,。常見于幼小兒童、老人和基礎性疾病患者,。多數患者發(fā)病后1-3天即可康復,;如頻繁嘔吐或腹瀉,可能導致脫水,,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fā)時節(jié),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防控措施
1,、防止“病從口入”,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牡蠣和其他貝類海產品應深度加工后再食用,。
2,、諾如病毒感染病人應遠離廚房或食物加工場所,患病期至康復后3天內不能準備和加工食物或陪護其他患者,。
3,、及時用含氯漂白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物品,清洗時應戴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認真洗手,。
4、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應加強食品及飲用水安全管理,。做好學生晨午檢及因病缺勤登記等工作,一旦發(fā)現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相關癥狀,,及時送醫(yī)診治并報告相關部門。
(免責聲明: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涪陵網聯系刪除,。)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