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全力抗旱保供水
2022-08-31 09:42:45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雷舸責任編輯:
連續(xù)高溫干旱天氣,涪陵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街道出現缺水問題,群眾生產生活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啟動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積極尋找新水源、重啟關停水廠、組織干部送水上門,與群眾攜手戰(zhàn)高溫、抗旱情,全力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用水。
架起“生命線” 人畜飲水有保障
近日,隨著抽水機的啟動,涪陵區(qū)李渡街道龍?zhí)链迳缴系?0多戶村民有了潔凈的自來水,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有了保障。
抗旱專用線接通了,抽水機送來了自來水
“終于來水了,煮飯、洗澡都方便了。”看見水龍頭流出的水,村民蔣后珍舒心地笑了。
7月以來,涪陵區(qū)出現了罕見的持續(xù)高溫天氣。川東電力公司調動力量,專門支持抗旱工作,通過開辟抗旱用電“綠色通道”,成立多支黨員服務小分隊,幫助村民安裝抗旱抽水、排灌所需供電設施,架起了一條條抗旱保民生的“生命線”。
地處黃草山脈的龍?zhí)链逵捎谌彼?0多戶村民只能買桶裝水煮飯。村里多方尋找到新的水源,卻缺乏抽水的動力電。
川東電力公司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行動。電力黨員服務隊不顧高溫酷暑,深入田間地頭,穿越密林山崗,為村民架設線路、安裝調試設備,當天就接通了抽水抗旱專用線路。
李渡街道龍?zhí)链妩h支部書記余永建介紹,由于龍?zhí)链宥M海拔較高,農戶大多數喝的是井水,今年持續(xù)干旱,農戶的飲用水以及農田灌溉得不到保障,農作物受損嚴重。
“我們接到用戶的申請后,當天上午就派出了查勘人員,隨后派出了安裝隊伍,下午就安裝了400米的低壓線路,安裝好了抽水設備。目前,當地的人畜用水和灌溉需求已有保障。”川東電力公司李渡供電所負責人介紹。
文圖/張穎 記者 黃河
荔枝:為缺水村民送去“及時水”
涪陵網訊 (記者 袁曉露)受持續(xù)高溫天氣影響,涪陵區(qū)荔枝街道各村(社區(qū))出現不同程度飲用水短缺。8月20日以來,方坪村相關負責人在進行森林防火巡查的同時,密切關注該村村民的生活用水情況,為其送上一桶桶日常生活用水。
連晴高溫導致方坪村一組村民劉培興家飲用的自來水斷流。劉培興家僅有兩位老人在家,不方便出去找水。方坪村村委班子成員得知后,協(xié)同駐村工作隊組成抗旱突擊隊,為劉培興等缺乏勞動力的家庭送上“及時水”,解決其燃眉之急。
荔枝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得知不僅方坪村缺水,整個梓里片區(qū)也出現不同程度的飲用水短缺,于是經過討論決定啟用原來用于儲備水源的皂角溝水庫。如今,這座庫容10.3萬立方米的小二型水庫正源源不斷地為梓里片區(qū)居民輸送清澈衛(wèi)生的水。劉培興一家再也不用為缺飲用水發(fā)愁了,梓里片區(qū)的居民也喝上了常流水。
藺市:重啟關停水廠 1.2萬群眾用水不愁
涪陵網訊 (記者 蔣歡)持續(xù)高溫下,海拔較高地區(qū)以及供水管網末端,出現缺水情況。涪陵區(qū)藺市街道于近日緊急重啟關停了8年的水廠,為3800余戶群眾提供干凈衛(wèi)生的自來水,全力保障大家生活不受影響。
走進位于藺市街道紅旗社區(qū)的堡子水廠舊址,搶修出來的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轉,從取水到清水,經過了混泥、沉淀、過濾、消毒四道工序,流程雖然簡單,但水質一點不含糊。
區(qū)水利供水有限公司藺市水廠負責人介紹:“水廠雖小,但我們嚴格按照制水工藝流程制水,每天都要送到藺市制水車間化驗室檢測,水質達標后,才供應周邊的居民,確保他們喝上放心的自來水。”
據了解,原堡子水廠興建于1982年,后因制水能力較小、無法滿足場鎮(zhèn)發(fā)展需求等問題,于2014年關停。今年8月中旬以來,藺市街道多個村(社區(qū))缺水情況日益凸顯,街道在啟動應急送水的同時,全面推進堡子水廠恢復工程,修復供水管網、安裝加壓設備、清理水池、換濾料……6天時間,為群眾搶出了“放心水”,日供水量達1200立方米。
藺市街道五四村村民徐吉盛高興地說:“缺水的滋味,太難受了。現在有了自來水,既方便又干凈,我們高興得很!”
堡子水廠的重啟,惠及紅旗社區(qū)、五四村、新橋村、連二村等7個村(社區(qū)),共計3800余戶、12000余人。
目前,藺市街道4個水廠滿負荷運轉,確保群眾吃水不憂、用水不愁。
藺市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重啟已關停的堡子水廠、新購抽水設備、修復供水管網等方式,我們切實解決了轄區(qū)內七個村(社區(qū))自來水供水量不足、水壓不夠等問題。目前,全街人飲得到有效保障,無缺水現象。”
石沱:找水源想辦法 人大代表與果農齊抗旱
“這條應急抗旱管道,安裝得及時,我們的龍眼樹得救了!”看著水從管道中“嘩嘩”流出,涪陵區(qū)石沱鎮(zhèn)團結社區(qū)的果農們興奮不已。
原本掛滿枝頭的龍眼是農戶增收的有效途徑,可受連日來持續(xù)高溫干旱的影響,團結社區(qū)的200畝龍眼樹卻面臨著一場“生與死”的考驗。
“如果再不大面積進行灌溉,龍眼樹怕是保不住了。”果農們心里萬分焦急。
“大家不要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該鎮(zhèn)人大代表何在惠一邊安慰果農,一邊和村民代表一起想辦法。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在團結社區(qū)高登河處找到了水源。
說干就干,何在惠帶領大家一起規(guī)劃路線,在地里安裝管道1000米,將河溝里的水引到果園里,對200畝龍眼林進行灌溉。
袁淋玲 記者 夏林
焦石:積極尋找新水源保1.2萬人用水
涪陵網訊 (記者 張小燕)近日,涪陵區(qū)焦石場鎮(zhèn)二樓以上住戶供水中斷,群眾生活不便。焦石鎮(zhèn)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尋找新的水源,解決供水問題,保障群眾生活用水。
焦石鎮(zhèn)組織干部、供水公司工作人員前往焦石場鎮(zhèn)水源地——富家洞查看后發(fā)現,受持續(xù)高溫天氣影響,水源地水位急劇下降,供水量從原來每天1500噸下降到每天800噸。
“焦石場鎮(zhèn)及周邊村組居住群眾約1.2萬人,每天生活用水1700噸左右,一下子少了這么多水,必將影響群眾生活,必須馬上找到新的水源。”焦石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負責人說,了解情況后,他們就踏上了尋水之路。不久,工作人員在富家洞附近發(fā)現了兩條小溪,決定將這兩條小溪的水引入富家洞水源地。
“兩條小溪的水引過來后,水量還是不能滿足群眾用水需求,我們又開始尋找新的水源。”該負責人說。
經過多方尋找,工作人員在大木鄉(xiāng)土井村攔河壩找到了新的水源,隨即投入人力物力新建土井村攔河壩應急水源項目,對土井村攔河壩淤積進行清理,增設應急泵站,并對河道進行堵漏。
目前,該應急水源項目已建設完成,每天可增加供水1200噸,有效保障了焦石場鎮(zhèn)及周邊村組約1.2萬人的生活用水。
企地互助化解1130人缺水危機
涪陵網訊 (記者 張小燕)前段時間,涪陵區(qū)焦石鎮(zhèn)復興場鎮(zhèn)水源地——大龍洞水流量減少,場鎮(zhèn)1130人面臨嚴重缺水問題。焦石鎮(zhèn)與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涪陵頁巖氣公司)溝通并尋求幫助,有效化解了群眾缺水危機。
據介紹,受持續(xù)高溫天氣影響,8月16日,大龍洞水源地每日水流量已不足10噸,而復興場鎮(zhèn)集水池余水量也不足600噸,按照復興場鎮(zhèn)每日130噸左右用水量計算,照此下去,不出一周,復興場鎮(zhèn)1130人將面臨嚴重缺水問題。
情況緊急,焦石鎮(zhèn)立即著手尋找新水源。在多方尋求新水源無果后,想到涪陵頁巖氣公司28號供水泵站就在復興場鎮(zhèn)幾公里外,而該水泵站一直從烏江抽水,若得到涪陵頁巖氣公司同意,可從這里架設管道引水至復興場鎮(zhèn)。
“時間等不起,我們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涪陵頁巖氣公司,向他們說明群眾缺水的嚴重性,希望他們能幫我們渡過難關。”焦石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了解情況后,8月18日,涪陵頁巖氣公司安排相關人員測算距離、購買材料、挖溝鋪網,日夜趕工,耗時一天半,將4.6公里水管從水泵站鋪設到了復興場鎮(zhèn)。
8月19日下午,從烏江抽來的水緩緩流入復興場鎮(zhèn)集水池。看著集水池慢慢裝滿,在場的干部群眾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這場缺水危機就這樣迎刃而解。
目前,該水泵站已向復興場鎮(zhèn)集水池注水3000噸,復興場鎮(zhèn)居民恢復了正常生活。
(版權作品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摘編)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