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情感主播斂財術:演戲炒作,、賣慘帶
2021-06-03 11:29:30來源:新華社編輯:唐霞責任編輯:{editor}
新華社濟南6月2日電 題:揭秘情感主播斂財術:演戲炒作,、賣慘帶貨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充斥著一群替網友解決情感問題的主播,日常生活中錯綜復雜的矛盾糾紛,,他們都能分分鐘搞定,,吸引了大量中老年觀眾。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情感主播往往打著“調解”的幌子,,自編自導自演杜撰的虛假故事,實際目的是帶貨,,所銷售的商品多為假冒偽劣,,存在詐騙嫌疑。
編造故事“賣慘” 粉絲量多的超千萬少的也有幾萬
記者以“情感主播”為關鍵詞在多個短視頻,、直播平臺搜索,,發(fā)現(xiàn)在“正能量”標簽下,滿屏充斥著匪夷所思的倫理故事,,如“前男友掏出腎給女友卻選擇消失”“丈夫去世6年,,打工途中又相逢”等。
一旦關注了一名情感主播,,平臺就開始不斷推送類似的情感主播,。在直播間里,主播通常以接受“委托人”請求為名義,,進行所謂矛盾調解和糾紛處理,。開播后,主播以“大家點贊到10萬,,我就聯(lián)系委托人進行調解”為噱頭,,積累直播間觀眾、人氣,,后臺據此分配其更多的流量,。
從夫妻打架到婆媳爭吵,從贍養(yǎng)糾紛到虐待兒童,視頻或直播中,,主播們“調解矛盾”的戲碼不斷上演,。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身患絕癥的小男孩,有的是被兒女虐待的母親,,他們紛紛因“凄慘遭遇”向情感主播留言“求助”,。
主播們時而神色凝重、時而慷慨激昂,。連線后,僅需幾個小時,,看似無比尖銳的矛盾總會“柳暗花明”得到解決,。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抖音情感主播的粉絲量多的超過千萬,,少的也有幾萬,,一些百萬粉絲的主播直播觀看數常常在10萬人以上。
不光是直播,,一些主播號還以短視頻形式播出“連續(xù)劇”,。一個名為“戴四哥”的抖音號至今已播發(fā)200多個短視頻,粉絲量540多萬,,點贊量4600多萬,,單個視頻最高轉評贊超過280萬。
“賣慘”的內容收獲了大量中老年觀眾的信任,。視頻中當事人的無奈,、恐懼、被騙,,一方面滿足了他們的獵奇心理,,另一方面博得了他們的同情。例如,,在劇情是“為母治病”的直播間內,,刷滿了“這姑娘真善良”“太有孝心了”“幫幫她”“等我兒子回來幫我下單”等彈幕。
資深主播王小燕說,,這些情感主播靠團隊能力和劇本情節(jié)取勝,,人設和故事是精心編撰、演繹出來的,。
廣西南寧市民尹女士的父母60多歲,,兩人都關注了大量情感主播,每天花好幾個小時看這些短視頻或直播,?!八麄兤鋵嵤潜贿@些視頻的戲劇性沖突所吸引。一些主播情緒激烈、語言煽動性強,、喜歡道德批判,,特別容易讓中老年人上癮?!币空f,。
有的一場直播收入數萬元,銷售的常是殘次品,、三無假貨
事實上,,情感主播按照劇本演繹出“跌宕起伏”的故事,制造“沖突糾紛”,,充當“調解員”,,最終是為了“吸粉養(yǎng)號”,粉絲達到一定數量后以便帶貨,。
一位情感主播告訴記者,,一個普通的粉絲數一萬人的直播間,打賞,、帶貨坑位費,、帶貨利潤等日收入在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一個粉絲過百萬的直播間,,一場直播下來,,收入輕松可達5萬元以上。
一位販售電子書的情感主播介紹,,其團隊在抖音,、快手的粉絲總數在300萬左右,團隊收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粉絲打賞,,此類打賞主要是在解決情感糾紛過程中吸引粉絲“鼓勵,、支持”劇情當事人和調解人產生;二是帶貨收入,,由于出售的情感疏導類電子書成本幾乎為零,,利潤極高。其團隊月收入可達一二十萬元,。
為了拉近距離,,屏幕前的觀眾被主播稱呼為“家人們”?!凹胰藗?,來,想聽聽她們婆媳關系究竟發(fā)生了啥,,請點個關注,,或者加入粉絲團,。”
記者進入名為“甜姐為愛前行”的抖音號時,,主播正在直播連線一位“當事人”,。當事人含著淚,“真情”講述被婆婆趕出家門的經歷,,短短幾分鐘吸引了600多位粉絲觀看,。
記者了解到,在主播直播間里,,關注主播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但成為主播的“粉絲”,則需要支付一個價值為0.1元人民幣的抖幣,?!俺蔀榉劢z后,在直播間發(fā)言,,用戶名前會標上‘家族標簽’,成為主播的‘家人’,?!币晃磺楦兄鞑サ睦夏隉嵝挠^眾唐某說。成為“粉絲”“家人”的這部分觀眾,,代表著和主播建立信任,、密切的情感聯(lián)系,愿意為主播花錢,。
在情感故事結束后,,直播間內往往有多人上線表演“假砍價”,銷售的常常是殘次品,、三無假貨,。不少主播表演與“廠商”翻臉,讓他們讓利甚至搭錢,,逼迫降價或再生產,。例如,他們兜售化妝品,、日用品,、首飾時“忽悠”:“買東西是為了幫助更多委托人在直播間解決問題”“廠家直銷,絕對最低價,、正品”“廠家押了20萬元質量保證金在我這里,,家人們放心”。
據部分抖音用戶反映,,他們在情感主播直播間內買到的商品質量差,、貨不對板,、售后服務差。64歲的濟南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在直播間購買的銀飾等商品被鑒定為假貨后,,她多次聯(lián)系客服始終沒有得到答復,在直播間投訴此事后,,被主播罵為“黑粉”,,受到人身攻擊,被踢出直播間,。
近期,,某機構一項針對老年人互聯(lián)網上當受騙經歷的調查顯示,“虛假廣告”是老年人上網時最常見的風險,,占比超過了30%,。其次是網絡詐騙,占比約22%,。在不同老年人群體中,,農村獨居老人上當受騙的比例高達90%。而在最常見的受騙場景中,,少不了“直播,、短視頻”。
情感直播形成完整產業(yè)鏈,,平臺應加強監(jiān)管
抖音安全中心3月發(fā)布了《“賣慘帶貨,、演戲炒作”違規(guī)行為處罰公示》,稱平臺已對賣慘帶貨,、編造離奇故事,、演戲炒作等行為進行違規(guī)處罰,部分主播通過調解感情糾紛,、編造離奇劇情,、利用同情心等套路,最終目的是為了帶貨,。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從演員到劇本,從“吸粉”到帶貨,,情感直播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yè)鏈,。一些微信公眾號甚至有《麥手修煉手冊》的文章,麥手可單麥或多麥和主播互通,,也可以自己找搭檔臨時搭戲,,最受歡迎的劇情包括出軌類、喜歡表哥或表妹,、鄉(xiāng)村劇情,、家庭暴力等,。
“主播間廣為使用的‘家人’稱呼,對觀眾具有情感吸引力,。情感主播大多偏向倫理道德,、家庭糾紛、婆媳關系,,對缺乏社交的中老年群體吸引力極大,,欺騙性較強?!焙洗髮W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朱國瑋說,。
“情感主播通過編造劇情賣慘炒作,帶有一定的欺騙性質,,涉嫌違法,。”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副院長王四新說,,有關方面應加大力度整治,,凈化網絡空間。
山東日中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冠汶表示,,通過憷次彝硌蕁翱臣邸?、先虚笍s曇墼佟翱鞅盡苯導鄣忍茁防從盞枷眩塹湫偷募鄹衿壅┬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平臺應加大對商品質量、價格的監(jiān)督,,完善消費者評價機制,。
專家建議,相關監(jiān)管部門宜完善對平臺管理措施,,加大處罰力度,。如果平臺對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需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王四新認為,,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很多中老年人缺乏子女陪伴,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同時,,他們對新技術新手段缺乏充分了解,辨別力差,,易被迷惑,。全社會要加強對這個群體的提醒和關愛,。此外,消費者對于發(fā)現(xiàn)的欺詐行為要積極舉報,,有關部門也要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記者王陽、潘強,、謝櫻,、李紫薇)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