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風雨同路渡難關
2023-08-04 12:54:31來源:重慶日報編輯:彭凱 歐影責任編輯:
八月二日,部分滯留旅客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前往轉運客車
連日來,京津冀地區(qū)持續(xù)強降雨,導致北京豐臺至沙城鐵路(豐沙線)發(fā)生嚴重水害,7月30日,在途K396次、K1178次、Z180次列車被緊急扣停。
從旅客被困滯留到被安全疏散,其間旅客和列車乘務人員食物如何保障,又是如何平安轉移疏散的?
7月30日12時50分許,由烏海西開往北京豐臺站的K396次列車,在落坡嶺站內(nèi)被緊急扣停。
當晚,K396次列車做餐用料即將用完。第一批請求落坡嶺站購買的面包、方便面等食品已發(fā)放完。餐車僅剩兩袋大米。列車長楊龍決定把大米熬成粥,盛放在保溫壺、保溫桶內(nèi)為旅客送上。有的乘務員把自己帶的水果、牛奶、餅干拿出來,“緊著兒童、老人先吃”。
7月31日清晨,暴雨還在下,車廂里的旅客開始焦慮、情緒激動,不少人向餐車擁去。楊龍和其他乘務員一邊發(fā)放食物,一邊安慰乘客。值班員趙陽哽咽了,她沖著大伙兒說,不要擁擠,食物會免費發(fā)放。“我是個女人,我也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就是因為穿了這身衣服,我得對得起大家。”
另一邊,瓢潑大雨中,落坡嶺站職工從方圓幾里的村莊,購買到第二批方便面、火腿腸等物資送到車上。食品短缺,暫時得到緩解。
從銀川開往北京豐臺站的K1178次列車,7月30日12時57分被扣停在沿河城站附近,一天后,列車做餐用料用完。沿河城站7名工作人員將僅剩的兩袋面粉送到車上。列車工作人員將面粉做成面片,優(yōu)先發(fā)放給老人、兒童。
Z180次是烏魯木齊開往北京西站的列車,7月30日被緊急扣停在安家莊站附近。因為雨勢太大,司機李鐵民、趙冬磊不停瞭望,及時發(fā)現(xiàn)山洪暴發(fā)險情,主動退行200余米至安全地段后將列車停妥。
得到消息的安家莊站工作人員緊急從周邊購買了方便面、八寶粥、火腿腸、面包等物資。由于交通受阻,物資運到村口后,安家莊站工作人員和乘務組人員一起搬運到車上。Z180次列車旅客用餐需求得到了保障。
大雨還在繼續(xù)下。
受困期間,K1178次列車成立由列車職工、旅客組成的臨時黨支部,在每個車廂征集1名志愿者,協(xié)作分發(fā)物資、安撫旅客。在落坡嶺站,站長馬瑞新堅守在車站行車室,與外界保持聯(lián)絡,通報火車、旅客情況。副站長蔡明祥和4名車站職工奔走購買物資、為直升機空投物資做向?qū)А⒀惨暵淦聨X水庫水位。
楊龍說,K396次列車旅客中有40多名參加研學的孩子,但陪同老師只有3人。大家自發(fā)將條件相對較好的社區(qū)大禮堂留給他們使用。在7號車廂,一名男性殘疾旅客行動不便,車上7名退役軍人冒雨輪流將其背至居民家中。
8月2日上午,北京市解除洪水紅色預警。5時30分,首批豐沙線K396次滯留旅客抵達斜河澗站,鐵路部門開行臨時列車,組織旅客統(tǒng)一乘車返回北京豐臺站。
此時,這趟列車的旅客被困近三天。北京市重點站區(qū)管委會會同鐵路部門已提前謀劃,為到站旅客開辟了專用綠色通道,組織專人接車,通過地鐵、出租車等方式安排旅客疏散。
17時30分左右,最后一批Z180次列車旅客,在鐵路工作人員和武警戰(zhàn)士的協(xié)助下徒步5公里前往乘車點,統(tǒng)一乘火車轉運至北京豐臺站。其中5名重點旅客,由武警戰(zhàn)士使用擔架運送。滯留在安家莊站的Z180次列車旅客全部安全轉運。
17時30分,從張家口站開來的臨時高鐵列車緩緩停靠在北京北站,滯留的K1178次列車旅客平安抵達。
8月3日凌晨,豐沙線安家莊站、落坡嶺站滯留旅客已全部平安離開安置點,由客車轉運至北京豐臺站。至此,三趟列車旅客全部平安疏散。
(據(jù)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
新聞鏈接>>>
重慶應急救援力量馳援河北涿州
本報訊 (記者 崔曜)8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華巖文教公益基金會應急救援隊獲悉,該救援隊第一批救援人員攜帶沖鋒舟、電力照明等設備和救援物資已抵達此次暴雨災害較為嚴重的河北省涿州市。
據(jù)了解,2日下午,萬州區(qū)和石柱縣華巖應急救援隊先行出發(fā),當晚10點,涪陵區(qū)和永川區(qū)華巖應急救援隊相繼出發(fā)。目前,已有26名隊員抵達災區(qū),在涿州市百尺竿鎮(zhèn)蔥園村和趙莊村發(fā)放礦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資。此外,南岸區(qū)華巖應急救援隊10名隊員也將出發(fā)馳援涿州。“我們承擔運送應急物資的任務。”重慶華巖文教公益基金會應急救援隊隊長馬宇鋒告訴記者,他們主要運送生活物資,確保受災群眾有吃的、有衣穿、有干凈水喝。
(免責聲明: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涪陵網(wǎng)聯(lián)系刪除。)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