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91制片厂|娱乐吃瓜网|阴抖app|麻豆文化传媒在线看|799su吃瓜网|欧美精品一二三在线|果冻91麻豆|91香蕉视频.tv|国精产品网爆黑料在线|91制片厂杨柳简,禁欲进行时,好色先生香蕉视频,麻豆精品果冻传媒一区

[重慶日報]讓年輕的心和時代旋律“同心同向”

2017-06-19 16:19:22來源:重慶日報編輯: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

QQ圖片20170616092349_副本.png

2017-06-16-0072.jpg

音樂學院別開生面的《中國近代史綱要》考試

2017-06-16-0073.jpg

“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期末考核畫展

關鍵詞 專題化教學

整合課程內容 直指學生思想困惑

《中國近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這4門大學生思政課程在長江師范學院走向了“校本化”,更貼近學生思想、生活、學習的相關實際。

據(jù)了解,長江師范學院首先把4門課程的教材內容進行梳理與整合,對課程間的重復內容,確定由一門課程主講。其次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每一門課程都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去掉簡單的內容,就社會關注的熱點、理論難點等問題進行專題教學設計,打造出精品專題教案,力爭讓每堂課都精彩。

思政課有了貼近學生實際情況的教材,還要有受學生歡迎的方式。

因此長江師范學院改革了思政課的教學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避免課堂教學枯燥,增加師生交流互動,讓學生緊跟教師的思路走,增強課堂吸引力。同時漸漸解決了以往思政課中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灌輸式教學、內容空泛、學生不感興趣等效果不佳的通病。

新形勢、新理論、新案例充實著長江師范學院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被分解成若干專題,聚焦“問題”、講透難點、培養(yǎng)理性思維,讓思政課的課堂教學充滿了理論研究色彩,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目前《綱要》課設計了9個專題,《基礎》課設計了9個專題,《概論》課設計了22個專題,《原理》課設計了8個專題。

關鍵詞 項目化實踐

設計項目任務 提升學生運用能力

“項目化實踐”和“專題化教學”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畢竟有了好的內容,還需要好的載體,才能推動思政課真正“變革”。

因此,長江師范學院將4門思政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設計為若干項目任務,用不同的實踐內容和方式強化學生對不同課程內容的實踐認知,避免了課程內容之間的重復,同時又構建起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系統(tǒng)、教學方法多元、考核評價科學的“項目化”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增強教與學的動力。

以往思政課大都是以“講”為主,如今通過“項目化實踐”,強化了學生對理論的認知和運用,提高了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有效解決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四門課程的實踐教學重復和不成體系的問題。

思政課“項目化”實踐教學實施以來,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價值取向的學生需求得到了“關照”,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激發(fā),更多學生主動在實踐中收獲成長。

2014年該校學生實踐教學成果獲“井岡情·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季專項行動優(yōu)秀實踐團隊。學生還在全國第14屆“挑戰(zhàn)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重慶賽區(qū))決賽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關鍵詞 多元化考試

豐富考核方式 考試改革倒逼教改

“以前的思政課考試都是硬背。”長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學生感概地說,現(xiàn)在考試完全不一樣了,非常突出專業(yè)特征,將專業(yè)知識與思政課程相融合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就是考試形式之一。

思政課考試“個性化”不僅僅是音樂、美術這種專業(yè)的“專屬”。

長江師范學院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自行設計和開發(fā)考試系統(tǒng),自行建設考試題庫,采取“題庫機考+隨堂開卷”、“題庫機考+凸顯專業(yè)特征的個性化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

在電腦上“一人一卷”進行思政課理論考試前,學校還會將題庫發(fā)給學生,強化他們對課程知識點的吸收學習。除了理論考試外,普通專業(yè)學生由任課教師實行隨堂開卷考試,而藝術類學生則根據(jù)專業(yè)特點和個性特征,以“舞臺演出考學生”或“以畫展方式考學生”等方式進行考核。

這種“因材施考”的多元化考試體系在長江師范學院逐步完善,考試改革也倒逼著教學改革,猶如“指揮棒”推動了思政課的創(chuàng)新。

據(jù)統(tǒng)計,該校2016屆1024名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學生中,政治上線率達到99.25%,比2015屆提高了11.66個百分點,這證明了思政課“專題化教學、項目化實踐、多元化考試”的改革成果,吸引了民航飛行學院、四川文理學院、北京服裝學院等20多所高校主動到學校“取經(jīng)”并運用。

一場舞臺表演竟是《中國近代史綱要》的期末考試?

音樂學院334名學生演繹青春“正能量”!

前不久,長江師范學院2016級音樂學院的334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中國近代史綱要》期末考試,他們圍繞中國近現(xiàn)代史里的各種歷史人物、事件、文化等為題材,進行了舞臺創(chuàng)作及表演。

大合唱、舞臺劇、舞蹈……一場考試“變身”成一場表演。

據(jù)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介紹,音樂學院學生《綱要》課期末“用舞臺演出考學生”是學校《高校思政課“專題化教學、項目化實踐、多元化考試”綜合改革探索與實踐》教學改革的一部分,是專門針對藝術類學生的 “題庫機考+凸顯專業(yè)特征的個性化考試”改革。

通過這樣的“考試”,音樂專業(yè)學生將自身專業(yè)學習與《綱要》學習進行充分結合,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把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以及音樂專業(yè)舞臺節(jié)目創(chuàng)作及表演實踐中。

“這種考試形式備受學生喜愛,讓思政課與音樂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相對接,突破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所學藝術專業(yè)相脫節(jié)、忽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缺乏藝術熏陶、缺乏藝術情感培育之舊有瓶頸。”音樂學院相關負責人談到。

正如音樂學院的思政課考試改革,在長江師范學院,思政課早已不是呆板、無聊、可有可無的“豆芽學科”。思政課辦得怎樣?主渠道作用發(fā)揮得如何?可以說是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近年來,長江師范學院堅持推進思政課在改進中加強,在創(chuàng)新中提高。



特別是推行高校思政課“專題化教學、項目化實踐、多元化考試”綜合改革探索與實踐以來,思政課的形式、內容、評價不斷豐富,從根本上改變了思政課教條、刻板、沉悶的狀況,使思政課“活”了起來。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

請輸入手機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