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白”堅守“疫”線
2022-02-10 14:22:14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陳紅宇責任編輯:{editor}
田菊容為返鄉(xiāng)進城人員做核酸檢測
春運期間,,核酸檢測報告成了不少返鄉(xiāng)進城人員必須隨身攜帶的“通行證”,核酸檢測量也在成倍增長,。在“應檢盡檢”“愿檢盡檢”的背后,,是大量核酸檢測人員的默默付出。今天的新春走基層,,記者帶大家走近一線核酸檢測人員,,感受他們的職責與堅守。
早上6點多,,天光未亮,,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yī)院卻燈火通明,發(fā)熱門診護士田菊容開始為當天的核酸檢測工作做準備,。手套,、帽子、隔離服,、防護眼鏡,、護鞋套……層層“裝備”穿戴好后,她變成了看不清面容的“大白”,。
來到設置在醫(yī)院大門口的核酸檢測綠碼采集區(qū),,手部消毒、核驗檢測人員姓名,、采集咽拭子……田菊容忙碌起來,。正下雨的天氣,氣溫極低,,幾個有些漏風的帳篷和篷外的一臺方桌便是她的“戰(zhàn)場”,。盡管暖風機在持續(xù)地輸送著熱氣,但還未近身便已被寒冷的空氣稀釋,。
貼碼核對信息,、采樣、留樣、手部消毒……田菊容的操作手法十分熟練,,不到一個小時,,便已完成了近200人的采樣。記者問她冷不冷,,她打趣說,,每天消毒幾百次,手都搓熱了,,言辭間毫無怨言,,只有樂觀。
臨近10點,,采樣高峰到來,,綠碼采集區(qū)的4名醫(yī)護人員2人篩查登記信息,1人采樣,,1人上傳數據,,分工明確有條不紊。熟練動作的背后是他們成千上萬次的重復,,他們的付出也贏得了群眾的點贊,。市民趙志容說:“從掛號、登記到采樣,,用時只要10分鐘左右,,而且他們的動作很熟練,態(tài)度比較好,,比較規(guī)范,,消毒也做得很到位,到這里來做核酸檢測很放心,?!?
作為涪陵區(qū)最大的三甲醫(yī)院,,同時也是最大的核酸檢測采樣點,,檢測對象中免不了有來自中高風險地區(qū)和國外的人員,風險大,、情況復雜,。田菊容剛工作兩年,一開始接到任務也有忐忑與不安,,但白衣天使的職責與使命讓她克服了一切心理障礙,,日復一日的工作也讓她擁有了一顆“鋼鐵”心臟,遇事不驚,,處事不亂,。
中午12點交接班,田菊容回到休息室短暫休息。脫下一身“盔甲”,。記者看到,,她的鞋襪已經濕了,額頭滲著汗珠,,臉上也滿是勒痕,,25歲的臉龐有著不屬于她的滄桑與疲憊,她卻說,,這是她光榮的鐵證,。“作為一名醫(yī)護人員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也是我的使命,。不僅是我,千千萬萬醫(yī)護工作者都是這樣,,沖鋒在防疫一線是我們應該做的,,只要防護措施做到位就不會害怕了,忙起來的時候什么也不會想,,只想著盡快做完檢測,。”
核酸采樣點是接觸疫情的第一窗口,,為了應對春節(jié)的采樣高峰,,醫(yī)院提供了24小時核酸檢測服務,許許多多核酸檢測人員和田菊容一樣,,不懼困難,,逆向而行,用堅守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
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yī)院預防保健科科長楊遠秋介紹說:“我們所有的采樣人員全部取消了休假,,還從臨床一線抽調了采樣人員,目前采樣人員已經增加至40人左右,。為了減少市民的等候時間,,我們進一步優(yōu)化了核酸檢測工作流程,進一步規(guī)范綠碼采集區(qū),、黃碼采集區(qū),、紅碼及發(fā)熱病人采集區(qū)等6大采集區(qū)的分類管理,減少人員交叉,,避免院內感染,,保障市民過一個歡樂、祥和,、安寧的春節(jié),。”
文圖/記者 袁曉露 譚艷華
(版權作品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摘編)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