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朱麗沙: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普法先鋒
2021-07-22 10:22:31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唐霞責任編輯:{editor}
朱麗沙(右)在開展法治宣傳
她,長期扎根基層開展普法宣傳,把法治故事講到老百姓心坎上,把法治理念傳播到千家萬戶,把法律溫情傳遞給山區(qū)群眾,走出了一條契合基層實際的特色普法之路。她就是涪陵區(qū)檢察院派駐公安執(zhí)法辦案中心檢察室主任朱麗沙。今年6月,朱麗沙被涪陵區(qū)委選樹為“人民滿意政法干警”。
到鄉(xiāng)村以案釋法,把法律送到村民身邊
朱麗沙深刻領會新時代“楓橋經驗”內涵,積極探索基層法治惠民新模式。多年來,她堅持開展鄉(xiāng)村以案釋法,把法律送到村民身邊,足跡遍布焦石鎮(zhèn)、武陵山鄉(xiāng)等偏遠鄉(xiāng)村,深受百姓歡迎。她的這一做法受到市、區(qū)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肯定和批示。
2019年4月,朱麗沙創(chuàng)辦“大喇叭說法”廣播欄目,擴大法治宣傳覆蓋面,破解農村普法難題,把農村常見犯罪、《民法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識等內容編寫成每期五分鐘的法律小故事,每天通過村村通廣播、FM103.4和“無限涪陵”APP播出,將法治故事傳播到田間地頭、千家萬戶。同年,該欄目被“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收錄。
2020年4月,市普法辦、市檢察院和區(qū)檢察院聯合推出“大喇叭說法”普法微視頻,在社交網絡新媒體定期播出,由朱麗沙擔任主播。2020年,朱麗沙提出“關于利用農村廣播系統(tǒng)開展法治宣傳”的建議,得到了市司法局、市普法辦的支持和回應。同年,“大喇叭說法”推出的《民法典》系列宣傳作品由重慶市普法辦向全市推廣。
2021年,重慶市普法辦將“大喇叭說法”欄目列為常態(tài)化普法陣地,通過12348網站和“重慶司法”微信公眾號同步推送。從院壩普法到廣播再到新媒體,朱麗沙的普法之路也越走越寬,通過市普法辦,將普法欄目拓展到全市基層,走出了一條契合基層實際的特色普法之路,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人民檢察官、人大代表心系百姓的高尚品格。
榮譽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從內勤、助理檢察員到檢察官,朱麗沙辦理的近千件案件無一錯案;提前介入多起全市有影響的大要案件;立案監(jiān)督、追捕多人,其中追捕的楊某被判處無期徒刑;通過辦案促進多個行業(yè)問題整改,其中促使一污染企業(yè)投資600余萬元建成危險廢物處理裝置;在全市首設“生態(tài)環(huán)保檢察室”,推動轄區(qū)企業(yè)依法綠色經營。
2018年1月,朱麗沙當選重慶市第五屆人大代表,履職期間她多次走訪調研,共提出1件議案、15件建議,其中2件被列為市領導重點督辦建議,1件被市人大評選為優(yōu)秀代表建議,并得到相關部門的及時回復和落實,有效推動行業(yè)依法治理。
近年來,朱麗沙先后榮獲重慶市檢察系統(tǒng)“先進個人”、重慶市檢察系統(tǒng)“偵查監(jiān)督業(yè)務標兵”、重慶市“三八紅旗手”、重慶市第三屆“十大法治人物”、涪陵區(qū)“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朱麗沙表示,這些榮譽既是一種榮幸,也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她會始終銘記自己當初選擇這份職業(yè)的初衷,為法律守好最后一道防線,為百姓站好最后一班崗。
文圖/記者 洪俊
(版權作品 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摘編)
網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