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月沐春——涪陵殘疾詩人胡云昌和他的詩集
2024-04-01 09:51:43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何芳責任編輯:
胡云昌
人物簡介:胡云昌,,男,,肢殘三級,重慶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涪陵區(qū)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涪陵區(qū)肢殘人協(xié)會副主席,,涪陵區(qū)作家協(xié)會理事,,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評論員,,魯迅文學院研修班學員,,涪陵區(qū)自強模范。詩歌發(fā)表于《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詩刊》《中國文藝家》《十月》《解放軍文藝》《星星》《北京文學》《飛天》《西部》《紅巖》《天涯》《星火》《文學報》《詩歌月刊》《回族文學》《上海文學》《鴨綠江》《詩潮》《牡丹》《陽光》《脊梁》《遼河》《作家天地》《草堂》《重慶文學》《山東文學》《重慶日報》《重慶晚報》《羊城晚報》等報刊,。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曾獲得《人民文學》第一屆“詩意濟南 風雅歷下”征文詩歌類一等獎、《詩刊》“春風八百里·井岡四十年”全國新詩大獎賽一等獎,、《星星》詩刊“星星點燈”全國詩歌征文大賽特等獎,、首屆黃亞洲行吟詩歌國際大賽金獎等各類詩歌征文獎項300多個,作品入選多個選本,,出版詩集《紙上山河》,。
人生,以“殘”字開篇
月亮被安置在水草叢里
此時的茅洲河,,靜默如謎
——摘自胡云昌詩歌《一條河流的十二時辰》
1974年10月2日,,隨著一陣啼哭聲響起,胡云昌誕生在重慶墊江縣一個叫花巖村的偏僻小山村,。家人還沒高興多久,,一場連續(xù)幾天不退的高燒來襲,燒得小云昌幾乎沒了氣,,父親為他嘴對嘴吹氣,,才救下他的命。
命雖保住了,,可小云昌卻患上小兒麻痹后遺癥,,右腿殘了?!皟喊?,你將來啷個辦喲……”看著襁褓里的小云昌,想到孩子將來面對的苦難,,父母不知流下多少眼淚,。
胡云昌的人生,以“殘”字開篇,。未來的日子,,“靜默如謎”。
一天天長大的胡云昌看著同齡人跑跑跳跳,,自己卻一瘸一拐,,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上小學后,身邊的人總是投來或同情或鄙夷的目光,,“瘸子”“跛子”這些綽號也時常傳入他的耳朵,,他變得異常敏感。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他把自己關(guān)進心中的孤城,,過起“與世隔絕”的日子。
“一個人”的日子非??菰?,胡云昌開始從各種讀物中找樂子。那時,,他幾乎看完了能找到的所有讀物,,包括連環(huán)畫、故事書,、殘缺不全的語錄,,甚至是包掛面的舊報紙。在文字的世界里,,他不是瘸子,,他可以跑、可以跳,,甚至可以飛,!讀得多了,胡云昌開始在心中搭建理想世界,,虛構(gòu)一些故事,,還講給別人聽,精彩的故事讓他變得受歡迎起來,,還交到幾個小伙伴,。
然而,人生,,再次給胡云昌一記重錘,。正如他在詩歌《老虎嘴日落》里所寫:“落日,在梯田里淬火/日子愈發(fā)鋒利,。光陰這把刀/不殺人,。殺歲月”。
小學畢業(yè)時,,胡云昌考上縣重點中學,,卻因右腿殘疾,被學校拒之門外,。他痛哭了一場,,無奈只好在村里的農(nóng)中讀初中,。
初二那年,因為學校合并,,胡云昌不得不走12里山路到鄉(xiāng)中學讀書,。行動不便的他每天天不亮就打著火把出門上學,晚上又摸黑回家,。中午沒錢吃飯,,就喝自來水充饑解渴。遇到下雨天,,山路濕滑難行,,容易摔跤,,胡云昌經(jīng)常帶著一身泥水到校,,而最讓他難受的是——遲到錯過了課程。
詩歌,,將靈魂釋放
一孔之窺的蒼茫,,還不夠遼闊
只有深邃的目光,一次次孤獨地錐入了暮色
——摘自胡云昌詩歌《碉樓上的眺望長滿了青苔》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越要沉著勇毅?!?/p>
面對逆境,,胡云昌彷徨過、崩潰過,,但他最終堅定地走了出來,。苦難沒有打倒他,,反而磨礪出堅韌的心性,。
艱辛的求學路讓胡云昌開始思考自己的命運。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讀到一句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強有力的表達以及詩句透露的悲憤情緒,,仿佛一道驚雷劃破長空,,震撼了他。從那時起,,胡云昌開始偷偷寫一些詩句,,抒發(fā)心中的苦悶與理想。一個關(guān)于詩歌的夢想,,猶如一顆種子悄悄萌芽,。
高中一年級,,有一次一位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叫胡云昌“跛子”,當時他羞得只想找個地洞鉆進去,。這次經(jīng)歷給他造成了極大傷害,,他在宿舍偷偷哭了整整一晚。從此,,他變得更加沉默,,不愛與人交流,借由詩歌排解愁悶,、記錄青春,。他大量閱讀《詩刊》《星星》等詩刊,學習詩歌寫作技巧,,沉浸于詩歌創(chuàng)作中,,一發(fā)不可收拾。
高中畢業(yè)后,,胡云昌考上了大學,,卻再次因殘疾被拒之門外。不過,,這一次他平靜地接受命運的安排,,進入一所中專繼續(xù)求學。
讀中專后,,胡云昌迷戀詩歌創(chuàng)作幾近瘋狂,,課余時間幾乎全都泡在學校閱覽室讀詩歌,沒事就構(gòu)思寫詩,。那時,,文學期刊對投稿要求很高,他的投稿多數(shù)都石沉大海,。但偶爾發(fā)表的作品,,仍激勵著他堅持詩歌創(chuàng)作。他把自己的這一段經(jīng)歷,,融入后來創(chuàng)作的詩歌《嘉峪關(guān)收集了一個又一個蒼茫的塵世》中——“收集一身征塵的戰(zhàn)馬,,收集月光凝霜的鎧甲與星星裝飾的長矛/收集刀口上的一朵雪花,收集劍刃上的一鉤彎月/收集斷箭上的一場硝煙,,收集半封家書里夾帶著的一絲白發(fā)/收集關(guān)前的落日與身后的故國”,。
胡云昌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沉迷一直持續(xù)到1996年從學校畢業(yè)。進入社會后,,迫于生活與工作的壓力,,他不得不中斷詩歌寫作,轉(zhuǎn)向新聞寫作(成為《涪陵日報》的骨干通訊員),。這一斷,,就是16年,。
創(chuàng)作可以暫停,熱愛永不休止,。在這16年里,,雖然胡云昌沒有創(chuàng)作詩歌,但心里從沒有放下詩歌,,他的業(yè)余時間幾乎都用在研讀詩歌相關(guān)書籍上,。這樣的生活,于普通人而言枯燥無味,,他卻樂在其中,,因為他的靈魂歸宿于此。
愛情,,與她共苦樂
橫斜疏影,。一粒紅豆斜倚在一枝春風上,與宋人弄詞
邀紅顏煮月,。溫一盞紅唇蜜語,,提純幾文癡情
——摘自胡云昌詩歌《紅豆是一粒委身于天涯的信物》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靠艱苦奮斗來創(chuàng)造,。”
奮斗,,貫穿于胡云昌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過程中,,事實證明幸福不會辜負奮斗的人。
1998年,,經(jīng)朋友介紹,,胡云昌認識了妻子黎淑琴?!耙娒媲?,我很猶豫,害怕萬一不投緣拒絕他,,他會認為我嫌棄他有殘疾,。”黎淑琴說,,“后來,,朋友拿了云昌在雜志上發(fā)表的詩歌給我看,讓我對他多了幾分好感,,終于鼓起勇氣和他見面,。”
見面后,,黎淑琴發(fā)現(xiàn)胡云昌雖身有殘疾,,但性格樂觀向上,,而且有一種讀書人特有的氣質(zhì)。幾番接觸后,,黎淑琴被胡云昌的才華深深吸引,,甚至有些崇拜他,最終二人終成眷屬,。
那時的胡云昌沒啥錢,,還有殘疾,很多人不理解黎淑琴的選擇,,認為嫁給這個人肯定會吃苦,。這些質(zhì)疑或多或少傳到胡云昌的耳朵里,他沒有反駁,,只是暗暗發(fā)誓:一定要讓妻子過上好日子,,讓她無悔自己的選擇。
2012年底,,胡云昌的工作,、生活步入正軌。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價值,,讓家人過得更好,,成為他心里最重要的事。心中那份對詩歌的熱愛,,讓他再次踏上逐夢之旅,,重新提筆創(chuàng)作。
得益于16年的閱讀積累,,胡云昌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了質(zhì)的飛躍,。他的作品褪去青澀,字里行間,,有火熱的現(xiàn)實,,有美好的夢想,迸發(fā)出感人的力量,。
一次,,胡云昌寫的一首詩《戲樓上的人用臉譜在人間虛晃了一槍》被納入一組詩參加《星星》詩刊辦的詩歌大賽,并獲得一等獎,。其中的詩句“……我端著蓋碗茶,,混跡于人世/叫一聲‘好’,喝一口茶/喉結(jié)處的一聲‘咕?!?,驚動了臺上臺下的兩個人間……”獲得同行大贊。這次獲獎讓胡云昌備受鼓舞,他更加勤于創(chuàng)作,,廣泛參與各地開展的詩歌創(chuàng)作大賽,,并頻頻斬獲大獎。盡管一家人的生計全靠他一人維持,,但憑借參加詩歌大賽收獲的豐厚獎金,,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
對于胡云昌頻繁參賽獲獎,,有人質(zhì)疑他創(chuàng)作目的不純,,像個“賞金詩人”。面對非議,,他一笑置之,。“作品獲得認可最重要,,獎金只是錦上添花,。”胡云昌坦言,,“憑借作品贏取的獎金能夠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我感到非常自豪?!?/p>
“云昌在我心目中是頂天立地的男人,。”對于丈夫,,黎淑琴充滿崇拜和依戀,。她說,雖然丈夫身有殘疾,,但積極向上有擔當,讓她和兒子過上了好日子,。她最喜歡胡云昌寫的《一條河被一個人獨寵》里的詩句:“往事成舟,。有人疏影橫渡/把陰的月,渡晴,;把缺的月,,渡圓/把天涯與海角,渡成千里共嬋娟”,。她認為這是為她而作,。
命運,逆襲沐春風
體外的黃河5464公里,,我體內(nèi)的黃河96000公里
黃河流遍了我的全身,,帶來人生的汛期
留下一幅精神地圖
——摘自胡云昌詩歌《黃河扎根于我》
胡云昌非常熱愛讀書,省吃儉用購買各類書籍,,每天都有固定的閱讀時間,。大量的閱讀,,讓他腹有詩書氣自華?!拔业拇差^放著關(guān)于唐詩宋詞的書,,還有一本《納蘭詞》,每晚睡前都要讀一讀,?!彼f。
行,,也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源泉,。胡云昌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用詩歌全新演繹各地的人文歷史,。
得益于讀與行的積累,,詩與遠方將胡云昌從個人的小天地中帶了出來,行文不再晦澀難懂,,逐漸有“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遼闊,,精準地反映出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底蘊,。
2018年,胡云昌的作品《在廬陵,,懷文天祥》在“太極實業(yè)杯”首屆黃亞洲行吟詩歌獎國際大賽上榮獲金獎,。詩中寫道:“那時,山河有疾,,藥石無效/文天祥背著社稷的廢墟呼號,,超支了千年的滄桑/他的身影過于鋒利,早已刺穿了生死的底線”,。
作為大賽終評委的《詩刊》《星星》原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歌委員會原主任葉延濱這樣評價:“胡云昌的作品,內(nèi)質(zhì)硬朗而宏闊,,有力度,、有厚度,卻不炫耀,;有大愛,、有大氣象,卻不刻意,。詩人在行吟途中,,用一首《在廬陵,懷文天祥》唱出了雍容大度的‘中國好聲音’,讓我們感動良久,?!?/p>
作品頻現(xiàn)大賽,獲獎捷報頻傳,?!度嗣裎膶W》第一屆“詩意濟南 風雅歷下”征文詩歌類一等獎、《詩刊》“春風八百里·井岡四十年”全國新詩大獎賽一等獎,、《星星》詩刊“星星點燈”全國詩歌大賽特等獎……如今,,胡云昌已獲得各類詩歌征文獎項306個,成為名副其實的“獲獎專業(yè)戶”,。這對于一個正常人來說都十分難得,,更何況是一位殘疾人。
由于作品影響力大和創(chuàng)作能力突出,,2019年胡云昌受邀參加魯迅文學院全國殘疾人作家研修班,,成為文人墨客中的佼佼者。2023年5月,,胡云昌被評為涪陵區(qū)“自強模范”,。在涪陵區(qū)文聯(lián)、區(qū)殘聯(lián),、區(qū)作協(xié)的大力扶持下,,胡云昌首部個人詩集《紙上山河》于今年3月問世。這部詩集集納了他近年來的獲獎作品,,入選詩歌均為獲得省級以上的特等獎,、金獎、一等獎,、二等獎作品,。
胡云昌說:“我很自豪,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璀璨文化給我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我很幸運,,身處文化繁榮的新時代,讓我擁有更多機會與平臺,。”
“他收拾好一身的春雨,,整理了一身的春風/微微一笑,,吞吐人間正氣”。當胡云昌創(chuàng)作這首《小平小道》時,,不知他是否知道,,自己也正沐浴著一身春風。
文/記者 孔祥忠 石本才 方玉蓮 圖/記者 汪媛穎
(版權(quán)作品 未經(jīng)授權(quán) 嚴禁轉(zhuǎn)載、摘編)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