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繁盛的東漢青銅搖錢樹 寄托古人美好向往
2023-12-28 09:09:22來源:涪陵區(qū)融媒體中心編輯:何芳責任編輯:
搖錢樹局部(資料圖)
1991年,涪陵區(qū)黃旗出土了一株東漢時期的青銅搖錢樹,多番周折,終得修復。據(jù)考證,漢魏時期搖錢樹的內涵與造型并非取材于現(xiàn)實世界的單一植物,而是西南地區(qū)神話傳說中各種神樹集合體,是對古蜀時期就已出現(xiàn)的神樹崇拜風俗的延續(xù),同時也是當時青銅鑄造技術高超的證明,寄托了當時的人們對上天的崇拜以及對財富的向往。
搖錢樹局部(資料圖)
涪陵區(qū)博物館收藏的這株搖錢樹,由樹體和樹座兩個部分構成,青銅鑄造的樹體插于帶孔的陶質樹座上,構成一株完整的搖錢樹。這株搖錢樹通高115厘米,除了樹身掛滿錢幣外,各種動物及神話場景等分列其上,鳳鳥、龍、西王母等栩栩如生,勾勒出天界、仙境的祥和氛圍。
搖錢樹(資料圖)
涪陵區(qū)博物館陳列保管部主任李振文說:“學術界認為,搖錢樹有多種寓意,最主要的是引導逝者的靈魂進入仙界,有引魂升天的意思,所以在樹上可以看到有很多鳳鳥。樹上還有很多銅錢的造型,這是一種民間祈求財富的表現(xiàn)。同時,搖錢樹還有庇護逝者子孫的作用。”
據(jù)介紹,搖錢樹作為一種明器,是東漢至魏晉時期墓葬中常見的隨葬品,是生者對逝者的祝福,也寄托著生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枝葉的裝飾錢幣,像果實一樣生長在樹上,茂密繁盛,充滿生命力。
記者 冉冉 實習生 陳書鵬
(版權作品 未經(jīng)授權 嚴禁轉載、摘編)
網(wǎng)友評論
全部評論